四月芳菲好,恰似读书时。
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,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,道众能源举办了“不负春光,青春阅读”为主题的读书活动。
道众自成立以来,每年都坚持举办读书活动,希望在丰富道众伙伴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,深入打造热爱阅读、热爱思考的公司氛围,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。
本次活动以一场知识问答竞赛拉开帷幕,竞赛题目涉及时事、党政、历史以及核电专业知识等多项内容,本环节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参与。
在活动当天,道众伙伴们带来了各自喜爱的书籍,大家准备的书目非常丰富,进行了热烈的分享交流。
张姐和大家分享了矿工诗人陈年喜的非虚构文集《活着就是冲天一喊》。在长达16年的爆破生涯中,陈年喜辗转中国大地,日日艰辛的劳作,经历了许多无常的生死。沉重的生活没有压倒他,他仍然保持着对写作的热爱,他在简陋的工棚里,在作为床垫的黑色炸药箱上,写下一句句真诚有力度的诗行。他的文字就像我们在那个世界的一双眼睛,带我们去到几百米深的黑暗地下,带我们感受矿友间的人情冷暖,相互守望;带我们看见这群相对边缘的人对时代做出的努力,看到这些看似微小无声的生命,悲怆又充满力量,每一个都值得被看见、被记住。
杨毓芳也带来了一个拥有顽强生命力的故事,塔拉·韦斯特弗的自传体小说《你当如鸟 飞向你的山》。故事讲述了一个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山区的姑娘塔拉,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,挣脱了原生家庭的伤痕与束缚,在对自己的过往进行反思时得到救赎与解放的故事。杨毓芳和大家分享了主人公难以想象的传奇经历,以及她非凡的勇气、不妥协、不放弃的精神,令人震撼鼓舞。
前面两个故事让大家充满了对生命的敬佩,梁鑫琪则通过王小波《青铜时代》里面的一部长篇小说《红拂夜奔》与大家展开了关于生命意义的另一个角度的讨论。这本书的的结构是杂乱无章的,梁鑫琪以人物红拂的一生为主线为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,红拂一生寻找有趣,她认为李靖有趣,所以夜奔李靖,后来到了长安,逐渐发觉李靖也并不有趣,于是当李靖死后,她选择自杀。梁鑫琪以主人公的经历映射到我们现实中的生命经历,他认为若我们始终追逐着抽象的人,终究会有陷入”虚无主义“的风。
孟伟伟则用一幅欧洲中世纪油画《马背上的夫人》的分享,完美的接住了梁鑫琪的观点。通过油画背后的故事他表达了“要爱具体的人,不要爱抽象的人,爱生活,不要爱生活的意义。”梁鑫琪和孟伟伟都表达希望我们能爱具体的人,爱我们身边的家人朋友,爱具体的事,避免陷入虚无,乐观生活。
卢榕带来的立体书《十二生肖》《西游记》,以独特新奇的阅读体验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叹。这是一本面向儿童的立体绘本,原本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因为新鲜的阅读形式提高了趣味性,作为成年人的大家也都被深深吸引。然后在梁鑫琪的“拒绝虚无主义”之后,卢榕提出了“非功利读书”的观点。他认为或许短时间内,功利读书的获得感很强,它会告诉你“是什么”和“为什么”,但是跨领域的知识总是相通的,“此处总是别处”。就像普通的绘本转变形式也会带来不同的感悟,我们并不需要为了意义去读书,回归到读书本身,或许会在不知觉间衍生出支线价值。
在读书会的后半程,李阳为大家朗读了万维钢《万万没想到》中关于核电科普的片段,通过这本书和大家分享了要理智科学的看待事件本身,不能人云亦云的跟从别人的观点,要充分调查实事求是的去验证问题,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本质。而陈梦尧则通过尼尔波兹曼的《娱乐至死》带来了与李阳逻辑相似的讨论,在信息轰炸的当下,我们要警惕媒介,学会合理的使用媒介,努力保持对信息的深度理解和思考。
刘伟带来了他读我国著名哲学家王阳明《心学》后关于自身看待问题改变的感悟,潘静慧通过哲学家叔本华的《人生的智慧》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看法,李晗菲从她的读书方法上和大家做了分享,温洲分享了马尔克斯的《百年孤独》、朱乐分享了《明朝那些事儿》.......以及其他伙伴们也都做了非常精彩的分享。
从看见他人的生命、拒绝生命的虚无主义,到保持理性思考、关注人与事的本身,道众伙伴们不约而同都围绕了道众“以人为本”的价值观,展现了良好的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。通过这次读书会的开展,使道众伙伴们燃起了更高的读书热情,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深度交流,加深了道众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。
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,所有人与书籍的距离几乎相等,每一个靠近它的人,都能够获得精神的富足,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,读书可以。眼睛到不了的地方,读书可以。
“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,成为我们一日三餐以外的第四餐。”这是张姐的殷切期待。希望道众伙伴们能更加热爱读书,用生活中的感悟去读书,用读书的感悟去生活,并将这一份阅读热情保持下去,与书为友,让阅读相伴终生。
如果我不爱读书怎么办?那就去爱它吧!
(道众员工在“不负春光,青春阅读”主题书法上留下签名)